November 9, 2011

4. b) 仁慈瞻禮


  仁慈瞻禮是對上主慈悲所有敬禮形式中最高的一級。耶穌第一次告訴傅天娜修女,祂希望在1931年于Plack建立仁慈瞻禮,當時祂正提到祂希望有一幅畫:「我希望有一個仁慈瞻禮。我要你們將畫在帆布上的畫像在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接受隆重的祝聖;這個主日要成為仁慈瞻禮節日。」
  以後幾年,耶穌在14次顯現中一再作此要求,很清楚的設定這個瞻禮在教會禮儀年歷中的位置,並且說明其建制的理由和目的,準備迎接這節日的態度以及將要實施的儀式,還有所附加的恩典。
  選擇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有一種深奧的神學意義。這表示救贖工程的復活奧跡與仁慈瞻禮之間有密切的關係,傅天娜修女也注意及此:「現在我知道,救贖的工程是由上主所要求的仁慈工程所牽涉到,」。這種關係,借著這瞻禮前自聖週五開始的九日敬禮另外獲得強調。

  耶穌解釋祂為什麼要建立這個瞻禮:「靈魂們不理我的悲慘苦難而走向滅亡…如果他們不崇敬我的仁慈,他們將永遠淪滅。」
  自聖週五開始連續九天而包括上主慈悲串經誦禱的九日敬禮乃是這個瞻禮的預備工作。耶穌願這九日敬禮能實施,祂說祂要藉此「將每一個可能的恩典都賜予靈魂們。」

關於舉行這瞻禮時的態度,耶穌有兩個願望:

  .仁慈的畫像在這一天要接受降重的祝聖,並且獲得大眾的-即禮儀上-的崇敬;
  .司鐸要告訴靈魂們天主偉大而深不可測的仁慈,因而鼓勵他們採取一種信賴的精神。
  「是的,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是仁慈的瞻禮節日,」耶穌說:「但必須也要有仁慈的作為,而我要求經由這個瞻禮的降重舉行並經由對已畫成畫像的崇敬而對我的仁慈敬拜。」

  這個瞻禮的偉大處在那些許諾中明顯可見:「誰若在這一天來到這生命之泉,將獲得罪過及罪罰的完全赦免,」耶穌說。因此在這一天,在恩寵的狀態下,附隨著聖體聖事的是一種特殊的恩典,如R神父所解釋的:「遠超過一個全大赦。一個全大赦僅能給予所犯罪過暫罰的赦免…。」這種恩典基本上也大於聖洗聖事以外的六個聖事的聖寵,因為罪過及罪罰的赦免只屬聖洗聖事的聖寵。在這些許諾中,耶穌已將赦免罪過及罪罰的能力,歸於仁慈瞻禮日領受的聖體聖事,因而將其提升為一種「第二次聖洗」的等級。顯然聖體聖事必須在這一天,不但要處於有聖寵的狀態而領受,並且必須遵守上主慈悲敬禮所有其他的基本條件。雖然聖體聖事必須在仁慈瞻禮日當天領受,但告解可以早些辦好,甚至幾天前也可,這是根據R神父說的;重要的是,不能帶有罪過。

  雖然耶穌並未將祂的慷慨限制於這種獨特的聖寵。祂說祂要「將一個大洋的聖寵倒給那些到祂仁慈泉源來的靈魂,」因為「在那一天,天上所有流出聖寵的水閘都會打開,不要讓任何一位靈魂害怕到我這裏來,縱使他的罪惡很重,」R神父寫道,這個瞻禮日所附加的無比浩大聖寵,從某三方面看得很明顯:

  .所有的人,包括先前並未作過上主慈悲敬禮的,甚至是在這一天悔過的罪人,都能參享耶穌已為這瞻禮日預備好的聖寵。
  .耶穌希望在這一天將那些不僅是救贖的恩寵,而且是現世的益處,賜給我們個人及整個團體;

      .所有的聖寵及益處不管任何人都可取得,只要他們以一種高度的信賴精神去求。


  彌格爾Sopocko神父是教會內建立這個瞻禮的熱心參與活動者。但他在世時並未看到它的建立。他死於10年,1985年,樞機主教方濟各瑪卡斯基在他的年度四旬期牧函中建立了CRacow教區的上主慈悲瞻禮。在往後幾年,波蘭其他教區的主教依循了他的前例。
  上主慈悲已於1944年復活節後第一個主日在Cracow的Lagiewniki堂接受公眾的敬禮。參與服務的群眾如此之多,使得修女們決定去請求全大赦,而在1951年由樞機主教亞當司蒂芬Sapieha頒賜,為期7年。我們從日記上知道,第一位私下慶祝這個瞻禮的人就是傅天娜修女,是經她的告解神父允許舉行的。

No comments: